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3日
二十七载守雄关 精神如炬护民安
——记广水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武胜关中队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钟金辉 通讯员 马艳 任峻毅
  近日凌晨2点,107国道广水段寒风裹着尘土掠过,广水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武胜关中队的警灯划破夜色。副中队长傅钰镔刚处理完一起货车剐蹭事故,对讲机里又传来指令:“孝子店村附近有车辆抛锚,需紧急救助。”他揉了揉冻得发红的脸,抓起反光背心快步上车——这样的深夜出警,对驻守在这里的民辅警来说,早已是常态。
  自1998年创建以来,武胜关中队的民辅警们,在107国道广水段42.3公里的路段上,书写了“连续27年无较大交通事故、无车匪路霸、无长时间拥堵”的奇迹。他们用“雄关铁警、初心如磐,人民至上、路畅民安,风雨兼程、勇攀新高”的精神,让昔日的“鬼门关”,变成了如今的“平安道”。
  雄关铁警,初心在坚守中淬炼
  “等兄弟们都平安回来,我才能睡得踏实。”每晚睡前,中队负责人梅小冬都会核对出警人员名单,这是他从2024年12月到任后,雷打不动的习惯。武胜关中队现有3名民警、10名辅警,负责的路段日均车流3至4万辆,凌晨出警、冒雨疏堵是家常便饭,“预防事故”四个字,压在每个民辅警心头。
  2012年刚到中队时,傅钰镔印象最深的是“漏雨的营房”:“下雨天,水从4楼渗到2楼,没自来水就打井水,热水得自己烧,电力还不稳定。”但艰苦的环境里,藏着最暖的凝聚力——老民警带着新队员巡逻,辅警刘凯(2015年入职)至今记得,第一次处理事故时,前辈手把手教他保护现场、安抚当事人;河南籍民警余其源2024年8月来队,半年才回一次家,队友们常拉他一起吃饭,让他少了思乡的孤单。
  27年来,中队历届班子坚持政治建警,每周例会学理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强信念,还推动“鄂豫两省四区联动”机制落地——与河南信阳柳林交警,湖北广水、大悟、孝昌交警联动,让跨区域事故处置效率提升50%。“我们守的不只是路,更是身后百姓的平安。”梅小冬说,“这份初心,让一代代民辅警甘守深山,把青春刻在了雄关之上。”
  人民至上,温情在细节中流淌
  “要是没你们,孩子的病就耽误了!”2024年底暴雪天,武胜关镇孝子店村村民曹婆婆握着民警的手哽咽。当时她的小孙子突发阑尾炎,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老伴外出,情急之下她找村干部求助,村干部第一时间联系武胜关中队。民辅警冒雪开车赶来,小心翼翼把孩子抱上车,一路鸣笛开道,原本40分钟的路程,25分钟就到了医院。
  这样的暖心事,在中队27年的历程里数不胜数。他们常年为过往司机提供开水、药品,帮抛锚车辆联系维修;资助25名贫困学生,帮扶18名孤寡老人,协调修复30余条破损道路;2025年,中队专门为往来大车司机们新修了一处公共洗手间,同时针对辖区易柳村半年内7人酒驾的情况,民辅警专程上门与村干部座谈,在村里设宣传点,用案例讲法规,如今辖区私家车酒驾率下降80%。
  对企业,中队更是“雪中送炭”。广水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曾因供料车辆排队进厂,导致道路拥堵,投诉不断。中队主动上门,每月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协调政府、企业征地建停车场。民辅警用7个多月时间,逐户走访村民做工作,2025年4月,60亩停车场建成,拥堵没了,企业生产也更顺了。“他们不是简单贴罚单,而是真帮我们解决难题。”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康说。
  勇攀新高,奋斗在风雨中延续
  “湖北创示范、全国争一流!”1998年,公安部发起创建平安大道活动时,武胜关中队在办公条件差、人员少的情况下,喊出了这句口号。民辅警放弃休假,创造性实施“107工程”,最终获评“全国创建平安大道模范集体”,2000余名外地民警来此观摩。
  2021年,为打造全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中队全警上阵,8个多月里排查隐患、整治乱象、宣传引导,让107国道广水段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最高峰时的每年60余人,降至个位数。2025年上半年,这里更是实现“零亡人事故”。
  如今,梅小冬还在不断给队伍“加劲”:他定期邀请家属来队里开展团建活动,让民辅警在忙碌中感受家的温暖;推行“分段巡逻+定点值守”模式,把警力全沉到一线。“前辈们创下了荣誉,我们得守住,还要做得更好。”余其源的话,说出了中队所有人的心声。
  27载风雨兼程,武胜关中队的荣誉室里,200余面锦旗、100余块奖牌熠熠生辉。从租农房办公到标准化营房,从手工记录到智慧交管,变的是环境与手段,不变的是“守好雄关、护好百姓”的初心。2025年,中队荣获集体二等功,这群雄关铁警,正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续写着“路畅民安”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