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24日
市财政局探索“财政+金融”增信赋能新路径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刘诗诗、通讯员聂丹丹、董梦玲)今年以来,市财政局锚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两项重点财政改革任务,对标争先,提能善为,成功申报“财政+金融”增信赋能工作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试点,探索出随州特色财政金融协同发展路径。
  聚焦“企业融资难”,构建多层次财政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构建“创业扶持、担保增信、应急周转、专项贴息、信用赋能”服务体系。前三季度,创业扶持落实最高500万元、期限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按实际利率50%贴息,新增创贷10.94亿元;担保增信以近5亿元财政注资为支撑,支持担保公司联合11家银行建立分险机制,创新推出“随石担”等产品,费率降至1%以下,新增担保贷13.69亿元,提前半年完成省定年度目标;应急转贷设705万元基金,实现“当天申请、次日放款”,已累计转贷6.31亿元,实现降成本989.17万元;惠企贴息统筹2000万元资金池,为“产供强链贷”等四项贷款贴息首批兑付275.56万元,撬动放贷15.08亿元、惠及87家企业;信用赋能设立3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知识价值、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为812家企业累计授信36.53亿元,放款28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目标达成率全省排名第三,“智慧大脑”创新积分完成率全省排名第二。
  聚焦“涉农融资难”,整合“神农码”数字要素资源。依托“神农码”随州农业数字化平台,推动农业要素向数据资源、金融活水转化。通过打造涉农要素“一个码”、区域农业生态“一张图”、农事社会化服务“一条链”、全域冷库“一张网”、农产品品牌“一矩阵”,精准匹配“两农”信用贷与经营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依据、降低信贷风险,为“两农”信用贷注入新动能。随州市农商行依托“神农码”为单户粮食企业增授信1900万元,拟在秋粮收购时再增3000万元;依托“神农码”的“码上交易”功能10倍放大“随县菇源地合作社”存放在农商行的300万元保证金,为其授信3000万元;随州香稻数字化建设拟与“江汉大米”在赋码管理、用码交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合作,进一步激活财政金融支小支农效能。
  聚焦“产业转型难”,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通过构建“创投+产投”基金矩阵,以财政出资为“杠杆”吸引社会资本,引导资本向重点领域集中,助力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资本支撑。目前,市财政局已与省长投集团合作设立50亿元长江专汽(随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市县联动推进设立科创基金、北部产业新区子基金等;通过加强与国绿基金、省级基金对接,在省引导基金公司组织下举办全省首次市州投融资对接专场路演,推动优质企业与投资机构合作。
  这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破解了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融资瓶颈,惠企贴息工作被省财政厅《财政与发展》杂志收录推广、相关做法被湖北日报等媒体宣传。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随州财政干部主动担当、创新攻坚的精神风貌,更为当地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财政金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