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客运 尽早实现村村通
俗话说,路通财通,车到财到。发展农村客运可以促进农村就业和投资,各种农产品可以及时运送出去,直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路通车通,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应提高,思想意识随之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思路不断扩展,各种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已实现通车乡村的农民对此感受颇深。发展农村客运,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出行难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随州新农村。 我市农村客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交通运管部门从服务“三农”的高度出发,本着“车头向下,服务农民”的宗旨,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在全市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13条,投放客车376辆,乡镇通班车率达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76%,农村客运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农村客运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市农村客运的更好更快发展。 农村客运班车通达质量低。一是各行政村到乡镇的客运短途班线不完善,通行的班车大多以过路车为主。当地农民乘车不便,基本是步行或骑摩托车,还存在“人挑担子猪坐轿”的现象。二是农村的乡、村公路大多是非等级路、机耕路,颠簸不平,有的无法通车。三是超载现象严重。农村客运有明显的季节性,赶集、逢年过节时人满为患,到淡季时车上冷冷清清。由于运力难以调控,人多时就超载严重,这种现象在偏远乡村的支线上表现尤为突出。 站场基础设施短缺,农民乘车条件差。农民尽管有车可乘,但乘车条件差。一是候车条件差。绝大多数乡镇无等级站,甚至没有客运停车场,行政村就更不用说了。二是投放农村的班车大多是从主干线上淘汰下来的普通车,舒适性差。三是摩托车、农用车等不具备载客条件的机动车大量充斥农村客运市场,缺少安全保障性。 农村客运班车负担过重。一是费税多。二是由于道路状况差,车损、油耗大,经营农村客运非常困难。二是非法经营的摩托车、农用车等低成本恶性竞争,减少了合法班车的收入。四是淡季竞争激烈,线路纠纷多。 发展我市农村客运的对策 为了加快随州农村客运的发展,尽早实现村村通,当前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通村道路建设步伐,延伸农村道路客运通车里程,开辟新线路,扩展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要采取“国家投资一点,地方筹集一点,个人集资一点”的方法,坚持“以工代赈、民工建勤”的筑路方针,加快乡村道路建设,争取在较短时间里将我市村镇的公路至少都达到沥清水泥路的标准。 要统筹规划,积极兴建和完善农村道路客运站(场)。兴建农村道路客运站(场)时,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要与农村集市、商贸中心相结合,既要考虑到管理上的方便,更要注重站(场)经营业户、车主和广大乘客的利益与方便,还要适合村镇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兼顾。在筹措建站资金上,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兴建一站多能,一站多用的客运站。形成以站带市,以市养站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体系,以利于为营运车辆、出行农民提供便捷、优质、周到的服务。 要改善农村客运经营环境。一是降低农村客运班车的税费负担。有关部门可考虑从扶持农村客运市场的角度出发,予以降低部分税费。二是要加大对非法经营者的打击力度。对摩托车、农用车等不具备载客条件的非法经营者,要采取部门联手的方式加大打击力度,取缔非法经营,使农民乘车更加安全。 吴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