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公共服务短缺成为政府关注的对象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超过9%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国力日渐强盛,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中国经济表现出的巨大活力,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快速发展的中国仍有短缺的隐忧,如资源短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短缺等等,这些都在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制约着我们的发展。
    当今“短缺”呈现出三大时代特征。一是一种“相对短缺”。已经迈入小康社会的中国百姓,他们不仅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而且消费层次和标准也不断上升,他们需要更高质量的生活。在社会优质资源比较少,而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相对短缺”就出现了。二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发展不平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如今全国各地区经济和城乡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居民的贫富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三是总量较大,均值偏小的“短缺”。虽然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很多资源和产品的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之首,但再大的总量除以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分母,其结果都是一个较小的数字。
    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标志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都离不开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公共服务需求的供给不仅要受到发展阶段的影响,而且更受到体制因素的制约。因此,公共服务供给滞后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领域,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当前要力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政府正努力让看病、上学、社会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也能享受到这些城市居民早已享受到的福利。今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农村。这里的基础设施既包括路、水、电和燃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文化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努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在建设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和内涵不断丰富,“透明”政府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和热烈欢迎,这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
  □ 罗 毅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公共服务短缺成为政府关注的对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