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游走中的亲情
  春节似一条看不见的线,年年拉扯着游子们归家的心。
    年关未至,和散在五湖四海的异乡人一样,我已经将“回家”这两个温暖的字眼在心里揣摸了千百遍,一份崭新的地图翻成了油渣,我用拙劣的地理知识换算出随州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里程——1403公里。
    千万里,千万里,我要回到我的家。
    1月28日,我跳上了汉口经随州到重庆的火车。在车门口堵了约1个小时,我终于被挤到车厢中部。早知道今年回家的艰难——多山一直是西南交通的桎梏,加之重庆外出务工人员历来就多,加之正下着数十年不遇的大雪。车厢里几乎都是民工模样的人,黑乎乎的沉重的包袱,日夜劳作疲惫的脸,歪着睡觉时流得长长的口水……他们是那么可爱,一声“妹子”,暖暖软软的,叫得人心里发酸。久违的乡音,家近了。
    火车渐行,平原渐远,山川渐近。13个小时的日夜兼程,29日,重庆市区那有别于武汉的瘦瘦高高的房屋抢进眼里,空气中辣辣麻麻的火锅味道飘香。久违的味道,家近了。
    再经5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在星火点点之时终于到达石柱县城。小城窝在巫山大娄山中,小城人日日与山打交道,有着山一样的品格,坚定、隐忍,将所有苦痛和渴盼都化为勤劳,脸上是淳朴的笑。久违的脸庞,家近了。
    30日,天麻麻亮,迈开了登山回家的步伐。当随州农民畅快地走在通村公路上时,这里的山民依旧过着 “交通基本靠走”的生活。2个小时后,我看到了竹林隐逸中我的家,熟悉的鸡屎气息扑鼻而来。久违的气息,家到了。
    山里的春节是清净的,没有麻将扑克的喧嚣,没有必放的爆竹,甚至没有“春晚”。山民们停了田地里的活,房屋又该检修打扫了。他们不能歇,不歇腰疼,歇下来浑身都疼。他们不爱斯文的排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便是他们理想的大自在。半夜里,狗吠声起,谁家的孩子归家了,盼了一年的父母寒夜里披衣起床,亮了灯看几回儿女的胖瘦,便是最大的幸福。
    百善孝为先,大年三十中餐或晚餐,各家必是做了满满一桌饭菜,燃几打香烛纸蜡,“请”仙逝的祖先享用。打工回家的晚辈们,时兴到祖先坟头响几挂鞭炮,在跪拜间把各自的辛酸苦乐絮叨。
    大年初一早上是一定要吃汤圆的,团圆是山民永远的期盼。到了晚间,一家人围坐在火堆前,懒懒地扯着一年的得失,他们不知道这叫盘点,但他们每年都盘点。火光映得人脸通红,谁捅了一下火堆,炭灰飞到空中,扑人一头一脸,不一会儿,一家老小都成了花猫,于是,笑声穿越土墙,弥漫在雪野里,要把冰雪消融。
    初三、四,已经有人下地了。回家没两天的游子,扛了包袱,来到田地里挥锄的父母身边,“爸妈,我走咧!”“走了?”“啊,走了。”
    于是,背起生活,上路。
  马培春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游走中的亲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