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幸福的女人
  她叫施代娇,从17岁当上养路工至今已经整整26年了。真是难以想象,一个女孩缤纷的梦想怎么就这样甘心定格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但她却做下来了,而且做得很好,还被评为全国劳模。当有机会离开道班时,她选择的还是留下。2002年,她被任命为七里塔女子管理站站长,开始了带领5名女职工向15公里城乡出口路要整洁、要畅通的斗争。说是斗争一点也不为过,这条路既是一条重要的省道,又是市区通向垃圾处理厂的必由之路,加之城市扩张速度飞快,光路面保洁一项就让她们疲于应付,往往是前面扫、后面倒。清理边沟、保持路面排水畅通是养护公路的关键,也成了她们最头疼的事,辛辛苦苦清了半天,别人一车建筑垃圾偷着倒下来就填得严严实实。为此,她们不知加了多少班,流了多少汗。
    在去年的一次接触中,我无意看到了这么一个细节:大家去拿工具,施代娇走在最后,拿的是唯一的一把洋镐。她埋怨说,你们怎么就知道拿轻的!旁边的一个女职工笑着说,这个不一向都是你拿的嘛。说完,大家都笑了。我也跟着笑了,我觉得她说这话的语气不像个劳模,倒像在家里总受弟弟妹妹欺负的大姐。也就是因为这句话,使我萌生了为她写点什么的念头。
    但每次的采访都是来去匆匆。无论报社的,电视台的,不过都是泛泛地了解一下情况,再让她摆出劳动的姿势照几张像,然后坐上小轿车一溜烟地走了,留下她更加吃力地干活,去弥补因为我们所耽搁的工作。她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成了名人。但这些和她好像又没什么关系,每次路过这里,仍见她穿着桔红色的上衣、戴着草帽,埋头干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两个月前的那次采访已经是第四次了。如果我再不能深入她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不能从她身上找到至少能感动自己的东西,我是无法原谅自己的。例行的采访结束后,我建议到路边的山坡上休息一会儿,拉拉家常。那天的天气很不错,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山坡上,松树散发着醉人的清香。我们从老人聊到孩子,从家庭聊到单位,施班长的话匣子终于被打开了。她讲道班的艰苦,讲自己在将要生孩子的前一个星期还在山上备料,讲大冬天在河滩上筛沙,中午就吃几根油条,讲夏天站油盘、炒沥青。她说她就是不想让领导说自己做的不好。
    我们问她有没有想过换个工种?她突然变得腼腆起来,她说别的事我做不来,我就是喜欢养路,做些直活,下点力、出点汗,不操很多心。而且她一再强调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轻松多了。说这话时,我一直看着她的眼睛:平静、质朴、率真。一刹那,我猛然有所顿悟,原来她的坚持、她的成就都源于内心的平静与单纯。付出劳动,养护公路,得到回报,此外,别无所求。对于荣誉,除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都不记得自己还得过多少表彰。甚至去北京领奖,她也以晕车为由,让别人代领了。
    比起我们那些无谓的抗争、那些浅薄的虚荣以及无所不在的忧虑,她确实比我们都幸福。过着简单的生活,享受着简单的快乐。如果你有机会走过她管养的那段公路,看到她在路边工作时脸上挂着的宁静、祥和的笑容,你一定会觉得工作着的感觉真好、知足者的笑容真美。
  孙宇峰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幸福的女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