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尿床怎么办
遗尿俗称尿床。正常小儿在2-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持续半年以上、每月发生15次以上称为遗尿症,我国多以每周发生1次以上称为遗尿症。不随意排尿大多数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夜间遗尿症。 临床上常将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遗尿症占遗尿患儿的20%左右。其中神经精神创伤所致者遗尿表现为间歇性或一过性,1%左右正常人可因精神因素而出现遗尿,大多数继发性遗尿症由全身性或泌尿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感染、返流性膀胱炎、遗传性肾病等引起。多需临床仔细检查后方可确定其原因。继发性遗尿症在处理原发疾病后症状即可消失。 原发性遗尿症临床上较多见,约占遗尿患儿的80%左右。此类患儿多无确切原因,不伴器质性疾病,多因控制排尿的能力迟滞所致。多半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有遗尿史孩子发生率约50%,父母双方均有遗尿史则孩子发生率达到75%左右。临床上遗尿患儿男女比例约2-3:1。疾病、疲倦、过度兴奋紧张可使症状加重。约半数患儿可于3-4年内发作次数逐渐减少而自愈。 原发性遗尿症的治疗中家长的观察以及家长和患儿的配合、训练非常重要。遗尿时家长的责骂、处罚等只会加重患儿的心里负担而对治疗无益。家长和患儿的配合首先表现在家长对患儿的生活管理上:如应将蛋白类食物均于三餐,晚餐不吃过咸、过甜食物;晚餐后应控制入水量;睡前排尿;不宜过度兴奋;夜间在患儿常遗尿时间之前唤醒患儿,使患儿习惯于觉醒时主动排尿;亦可采用闹钟叫醒法或排尿报警装置协助训练。其次,对于小膀胱患儿每周至少三次进行排尿间隔时间延长训练,对于膀胱功能失调者应进行中止排尿训练等。药物治疗对部分患儿是必须的,当然,取得专业医生的指导是治疗的前提。曾都医院儿科 周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