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 打造品牌
曾都文艺发展亮点纷呈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讯 记者唐天才、通讯员王义彬、李海华报道:初冬时节的傍晚,在曾都区城市的街道和乡间的广场上,到处可见到跳广场舞的场景,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每天晚饭后,我和老伴一起到神农公园姐妹花舞蹈队与姐妹们跳舞,锻炼身体。前段时间还参加了‘周末大舞台’活动表演呢。”退休职工张大娘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曾都按照“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辅导、天天有开放”的思路,着力抓好群众文化活动。把加强文艺团队建设作为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文艺团队的组建带动文艺人才的聚集,以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和比赛挖掘培养一批文艺人才,同时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很多文艺人才借助活动平台得到锻炼和提升。目前,舞蹈音乐、书法美术、摄影摄像、文艺创作等方面的一大批组织能力强、艺术水平高、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应运而生。 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给基层文艺团队以展示和锻炼的机会,通过整合各类文艺资源,并对各文艺团队、文艺协会指导和辅导,先后涌现出心连心艺术团、神韵舞蹈队、神农广场快乐舞蹈队、神农姐妹舞蹈队等一大批有特色的文艺团队,并成为在省、市文艺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团队,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文艺团队(体)53个。 文艺水平不断提升。文艺人才队伍的壮大有力地提升了全区群众性文艺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艺术团队演出场次不下100场,观众人数达数百万人次,精彩的表演不仅得到群众的认可,更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赞誉。双龙寺社区舞蹈队演绎的广场舞《神韵随州》荣获省“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广场舞大赛一等奖;草店子社区舞蹈队编排的广场舞《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荣获省“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广场舞大赛二等奖。 特色品牌逐步形成。该区组织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都以各艺术团队为依托,通过组织比赛、展演等活动,走出了一条立足普及、着眼提高、扎根民间、注重原创的精品文化发展路子,形成具有曾都特色的文化品牌。如“曾都区群众文化大讲堂”、“文化力量·民间精彩”比赛(文艺团体展演)、企业(机关)文艺汇演、“周末大舞台”、送春联等文化活动,都成为曾都文化品牌,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