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吴财荣、通讯员陈纯国报道: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绿满行动目标和任务,拓宽思路、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搞活经营机制,加强项目监管,造林绿化工作成绩斐然。今年,全市完成绿满造林 28.93 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28%。
大员上阵,层层压实包保责任。我市把造林绿化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部署,明晰职责,层层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各地都召开了绿满行动现场推进会,制定了方案,落实了任务,签订了责任状,将绿色全覆盖纳入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形成了党委挂帅、政府主抓的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做好日常管理和协调督导,搞好造林规划设计,调配供应苗木,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和检查验收。在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全民行动,超额完成造林计划。各地将绿满行动与荒山绿化、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建设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等林业产业基地。积极创建森林城镇、绿色示范乡村,打造了一批绿化精品和亮点。随县完成绿满造林17.48万亩、广水市完成绿满造林9.39万亩、曾都区完成绿满造林1.33万亩、市直完成绿满造林7273亩,均超额完成计划。
创新机制,推进造林绿化蓬勃发展。为引导和规范民营林业的发展,我市制发了规范林地流转的文件,落实“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和示范服务,支持鼓励大老板、大企业等多主体上山。广泛推行专业化、工程化造林,推广造林实用技术,吸引和带动社会力量投入林业建设。先后有50多家企业在我市大规模地投资造林,众多的个体户和广大的农民积极投身林业建设,各种民营投资主体已经成为全省造林绿化的主力军,整合多部门涉林资金6200多万元、吸纳社会资金1亿多元投入造林绿化,使一些长期没有绿化的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
加强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造林质量管理上,我市林业部门实行了重点工程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造林绿化工程监理制、林木种苗公开采购等,不仅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防止了林业工程建设中腐败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