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426期 >> 第A2版:综合新闻
小龙虾养出“大产业”
——广水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彭晓华 通讯员 刘刚 刘文武
  4月22日,广水市城郊街道办事处板子桥村六组的农田里,村民刘火正在指挥挖掘机开挖小龙虾标准养殖基地。“去年养了16亩小龙虾,净收入7万多元!”刘火乐滋滋地告诉记者,以前在外务工,去年回村搞起了小龙虾养殖,首次试水尝到甜头后,今年准备流转土地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广水市把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作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小龙虾产业“花开遍地”,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4月中旬,小龙虾虽未大量上市,餐饮业却早已开启了小龙虾旺季模式,在各大农贸市场,要数小龙虾最为俏销,40多元一斤的批发价让广水本地小龙虾养殖户尝到了甜头。
  “叶老板,还有没有小龙虾?”“不好意思,老方,你来晚了,今天龙虾一出水就被抢购一空!”4月17日,龙虾收购商方国全早早赶到叶国武的龙虾养殖基地,没想到还是扑了个空。叶国武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位于城郊街道办事处油榨桥村,2017年开始小规模养殖小龙虾,每亩纯收入6000多元。“现在扩大到100多亩,年均纯收入70多万元。”叶国武说,今年他又投资10多万元,流转了50多亩土地,打算发展“虾莲共作”。
  李厚琴是油榨桥村的贫困户,她的老伴身体不好,常年需要吃药,还有孩子上学,家境十分窘迫。“我在龙虾养殖基地打零工,100元一天,加上土地流转收益,一年大概有25000多元的收入。”不但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能照顾一家老小,李厚琴一脸满足。
  “小龙虾养殖盘活了村集体经济,贫困户还能从中受益!”油榨桥村党支部书记尚贞猛介绍说,基地目前已经吸纳了28户、80多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的稻、虾长势很好,预计综合收入在20万元以上。”4月18日,正在自家稻田里给小龙虾投食的宋三平兴奋地说。
  宋三平是该市长岭镇锣鼓田村的贫困户,2018年,在市、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利用自家和流转的田地,发展起了“稻虾共作”,当年就喜获丰收。“去年,平均亩产稻谷500多公斤,小龙虾100多公斤,亩均收益6000多元。”宋三平说,“今年打算扩大规模,再流转50亩地发展‘稻虾共作’。”上个月,宋三平已经与部分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近期将进行田地修整。
  广水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稻虾共作”作为稻田综合种养的主导模式,一季可实现亩产稻谷450—600公斤,亩产小龙虾75—150公斤,效益非常可观。
  广水依托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推进小龙虾精深加工,延长小龙虾产业链。大自然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开发出的即食虾仁和虾尾等产品走出国门,俏销欧美市场。
  4月22日,在大自然公司小龙虾无菌车间里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清洗小龙虾生产线。“天气转暖,小龙虾马上就要大量上市,我们正在为开工复产作准备。”大自然公司副总经理陈运兵告诉记者,以前公司的加工生产线总是“吃不饱”。为解决原料来源不足的问题,该公司在蔡河镇兴建了600多亩标准化“稻虾联作”示范基地,在骆店镇建起了300多亩的小龙虾繁育基地,可年产虾种5万斤,满足了不断扩大的苗种需求。在大自然公司的辐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农民纷纷加入稻虾综合种养的队伍,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基地1.1万亩,涉及6个镇(办事处)36个村528个农户,其中贫困户327户。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小龙虾在广水已形成了一条集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农民致富增收、企业创汇的新渠道。
  目前,广水“稻虾共作”面积已达5万多亩,其中5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有400多家,成立企业(合作社)30多家,网罗农民2万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4000多名贫困户稳定增收。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龙虾养出“大产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