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07日
冷暖随州
●贺卫东
南北分界线,冷暖看随州。
有很多外地人都曾经抱怨,说随州的冬天太冷,夏天又太热。不管是从北方、还是南方来的友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尤其是在冬天,因为老房子没有暖气、又没有隔热层的缘故,感觉格外地冰冷刺骨。只不过从小生活在随州的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感觉不太明显罢了。
其实,造成这种冷暖气候的原因,与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地理学上把“秦岭-淮河线”作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气候、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随州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正处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上,一部分属于北方,一部分属于南方,因而便具有了冷暖交融的双重特性。
不仅如此,随州人的生活习性也明显具有南北的双重特点。随北人喜欢吃面条馒头,而随南的人,大多都习惯于吃米饭。随北人相对粗犷豪爽,喝酒的时候猜拳行令,好不热闹,而随南的人则相对柔和温厚一些。
随州气候四季分明,不论是哪一个季节,都会把它最具特色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现出来。春天,百花盛开,那缤纷的尚市桃花、神农牡丹谷的牡丹、绚烂的大洪山樱花,总是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夏天,虽然酷热难耐,但大家“各显神通”纳凉的场景,也别有一番风味;偶尔的一场雨,不仅带给大家感官上的清凉,也速写出孩子们欢呼雀跃的神态;还有远近闻名的西游记漂流,也是大家熟悉的好去处。秋天,铁山红叶、千年银杏谷金黄的银杏叶,总是让人留连忘返;那田野里遍地丰收的果实,又是那么地令人沉醉。冬天,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和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再次让人们的心绪回归宁静。
有时我在想,随州人的性格,大概也和这里的四季一样,明显地具有喜怒哀乐的鲜明特点。没有永远的冷和热,就像一个人的脸上,不可能一直挂着笑容,也不可能一直挂着眼泪。他们将热情与冷酷集于一身,将爱与恨融为一体,该笑就笑,该哭就哭,敢爱敢恨。总的来讲,大多数随州人都很真诚,有什么事儿就直说,为人坦坦荡荡。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性格有时刚毅无比,有时又温柔有加,这一冷一热之间,恰恰印证出随州人心底里的那种坚硬与柔软、铁骨与柔情。
随州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冷暖交替,雨量充沛,鲜有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各类物产也相对丰富,比较适宜人类生存。在远古时期,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备条件。因此,炎帝神农在这里“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随州独特的气候,让这里融合了南北各类农作物的种植优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既可以种植水稻,亦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还可以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及各类经济作物。如随州的香稻、木耳、香菇、兰花、葛根,以及泡泡青、安居萝卜、唐镇大枣等等,都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好山好水,更有好味道。南北饮食文化在这里不断碰撞、交融,造就了一大批随州地域美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随州味道”,有机地兼顾了南北的口味。菜饼子、泡泡青、炸三鲜、炸丸子、拐子饭……每一种美食,滋味都让人回味无穷,都是游子们忘不掉的独特的家乡味道。
随州人的人情味很浓。邻里有来有往,彼此亲密无间。当然偶尔也会发发脾气,吵上一架,过两天也就忘了。人情有冷暖,世态不炎凉,这种重情重义而又若即若离的邻里关系,如同这里的季节一样,有着鲜明的冷暖色调。
“我不求你四季如春,我只要你一颗真心;我不嫌你冷热阴晴,我就要你爱憎分明。”
随州人尤其恋家,年纪大一点的都不爱出远门。可能就是因为随州本身融汇了南北气候,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风调雨顺、物产丰富,所以人们衣食无忧,爱家恋家,很少有人迁徙。或许,随州人骨子里就继承了一种恋家的基因,想和他们的祖先一样,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尽情地享受慢生活带来的乐趣。
南北分界线,冷暖看随州。
有很多外地人都曾经抱怨,说随州的冬天太冷,夏天又太热。不管是从北方、还是南方来的友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尤其是在冬天,因为老房子没有暖气、又没有隔热层的缘故,感觉格外地冰冷刺骨。只不过从小生活在随州的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感觉不太明显罢了。
其实,造成这种冷暖气候的原因,与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地理学上把“秦岭-淮河线”作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气候、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随州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正处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上,一部分属于北方,一部分属于南方,因而便具有了冷暖交融的双重特性。
不仅如此,随州人的生活习性也明显具有南北的双重特点。随北人喜欢吃面条馒头,而随南的人,大多都习惯于吃米饭。随北人相对粗犷豪爽,喝酒的时候猜拳行令,好不热闹,而随南的人则相对柔和温厚一些。
随州气候四季分明,不论是哪一个季节,都会把它最具特色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现出来。春天,百花盛开,那缤纷的尚市桃花、神农牡丹谷的牡丹、绚烂的大洪山樱花,总是留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夏天,虽然酷热难耐,但大家“各显神通”纳凉的场景,也别有一番风味;偶尔的一场雨,不仅带给大家感官上的清凉,也速写出孩子们欢呼雀跃的神态;还有远近闻名的西游记漂流,也是大家熟悉的好去处。秋天,铁山红叶、千年银杏谷金黄的银杏叶,总是让人留连忘返;那田野里遍地丰收的果实,又是那么地令人沉醉。冬天,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和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再次让人们的心绪回归宁静。
有时我在想,随州人的性格,大概也和这里的四季一样,明显地具有喜怒哀乐的鲜明特点。没有永远的冷和热,就像一个人的脸上,不可能一直挂着笑容,也不可能一直挂着眼泪。他们将热情与冷酷集于一身,将爱与恨融为一体,该笑就笑,该哭就哭,敢爱敢恨。总的来讲,大多数随州人都很真诚,有什么事儿就直说,为人坦坦荡荡。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性格有时刚毅无比,有时又温柔有加,这一冷一热之间,恰恰印证出随州人心底里的那种坚硬与柔软、铁骨与柔情。
随州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冷暖交替,雨量充沛,鲜有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各类物产也相对丰富,比较适宜人类生存。在远古时期,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备条件。因此,炎帝神农在这里“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随州独特的气候,让这里融合了南北各类农作物的种植优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既可以种植水稻,亦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还可以种植各种蔬菜水果及各类经济作物。如随州的香稻、木耳、香菇、兰花、葛根,以及泡泡青、安居萝卜、唐镇大枣等等,都是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好山好水,更有好味道。南北饮食文化在这里不断碰撞、交融,造就了一大批随州地域美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随州味道”,有机地兼顾了南北的口味。菜饼子、泡泡青、炸三鲜、炸丸子、拐子饭……每一种美食,滋味都让人回味无穷,都是游子们忘不掉的独特的家乡味道。
随州人的人情味很浓。邻里有来有往,彼此亲密无间。当然偶尔也会发发脾气,吵上一架,过两天也就忘了。人情有冷暖,世态不炎凉,这种重情重义而又若即若离的邻里关系,如同这里的季节一样,有着鲜明的冷暖色调。
“我不求你四季如春,我只要你一颗真心;我不嫌你冷热阴晴,我就要你爱憎分明。”
随州人尤其恋家,年纪大一点的都不爱出远门。可能就是因为随州本身融汇了南北气候,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风调雨顺、物产丰富,所以人们衣食无忧,爱家恋家,很少有人迁徙。或许,随州人骨子里就继承了一种恋家的基因,想和他们的祖先一样,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尽情地享受慢生活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