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07日
那好吃的鱼汤泡饭
●邹高大
  又到谷黄稻香,晒田清沟的时候。每到这时,就想起儿时沿沟捉鱼的场景,想起母亲烧的喷香的鱼汤。
  儿时,在农村,最爱喝母亲烧的鱼汤。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农村,烧鱼很简单,用料也少。自制的黄豆酱,菜地里种的小茴香、小香葱,再放点生姜,鱼汤就很鲜香。母亲烧鱼,锅里放少许油,看着火候到了,将鱼放入锅里,小火慢煎,煎好一面,锅铲一动,将鱼翻一个面,煎至两面金黄,一瓢开水放进锅中,锅里腾出一股白烟,直冲屋梁。灶里再添一把柴火,火力更旺,鱼儿在锅里“颤抖”不止。接着,放进半勺盐,一勺黄豆酱,再加入生姜,最后放入新鲜茴香叶片,稍煮片刻,撒入小香葱,鱼汤就烧好了。香味儿在厨房里四散飘逸,一股股自然清香的味道,好闻极了,一下子就勾起人的食欲。
  那时候的我,一看到桌上的鱼汤,那个兴奋劲就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甭提多高兴。也不管大人有没有动筷,就抢先把鱼汤倒入自己碗里,用筷子在碗里来回搅动,让每一粒饭都裹上鱼汤,再大口大口地狼吞虎咽。也不用吃其它的菜,只那香甜的鱼汤泡饭,就能让我吃几碗。
  农村里吃鱼,来源多。堰塘里、小河沟、稻田沟,只要动手,就能捉到纯天然无污染的鱼儿。
  夏秋,是捕捉鱼儿最好的季节。稻田需要灌水,大人们惜水,一塘水放放停停,生怕放干之后天不下雨造成稻谷减产。小孩子们则巴不得一下就放干塘里的水,过把捉鱼的快乐。堰塘放干了,大人小孩,穿个裤衩子,提个篓子,拿个渔网,把所剩无几的养塘水踩得混浊如浆。鱼虾呛得乱窜,被人一网抄去,逮个正着,成为农家餐桌上的美味。
  稻谷黄了,稻田要排水晾田,以便收割,田沟里的鱼儿便没了藏身之地。孩子们拎着篓子,满田沟里察看寻找,一天能逮好几斤鱼。逮的鱼多了,又没有地方冷冻冷藏,扔了又怪可惜,心灵手巧的母亲就会把鱼腌制后再晒成风干鱼。
  现在,市场上的鱼,大都是人工饲养的,鱼儿生长期短,尽管烧汤时放了十三香、味极鲜、蚝油等各种调料,腥味仍浓,没有那种自然清香、微甜的味道。
  每次吃鱼汤时,我总是会想起母亲亲手做的鱼汤,那碗鱼汤泡饭的香气和味道也被我的嗅觉和味觉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