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杉树路,是随县洪山镇镇区通往朱集村方向的一条乡路。
这条路不是很宽,路的两旁种着杉树,笔直地立着,就像两排沉默却坚守岗位的哨兵。这些杉树,据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根治涢水河水患,由张体学老省长带领十万随县人民,修建琵琶湖水库并整修河道后栽下的。
我少时常常走过这条路。夏日里,杉树的影子投在地上,斑斑驳驳,风吹过时,影子便摇晃起来,仿佛地上也生出了许多会动的生灵。树皮粗糙,我每每用手抚摸,便觉得那纹路里藏着无数故事。树很高,仰头望去,枝叶间漏下的光亮很是刺眼,却还是忍不住要看。
老省长张体学,我未曾见过,却常常听到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讲起,说他驻队洪山镇安全村时,与百姓同吃同住,不摆官架子。修水库那阵子,他常在工地上转悠,见谁累了,便递上一碗水;见谁慢了,也不责备,反倒帮着挑几担土。人们敬他,却不畏他。“布衣省长”,就是老百姓对他的称谓。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水库建成,河道整修好后,水患果然少了,张体学又张罗着在河堤上栽树。有人问栽什么树好,他道:“栽水杉树吧,长得直,活得久。”
杉树确实活得久。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树干上皲裂的树皮,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几十年过去,杉树的根在地下默默地延伸,如同游子对家乡的记忆,虽不常提起,却从未断绝。
我离乡多年,偶尔回去,是必须要经过杉树路的。那一棵棵杉树,还是那样昂然挺立。在老家停留的日子里,街坊邻居们便会和我絮絮地说起往事,说到张体学,说到修水库,说到栽树的日子。他们的记忆比我清晰得多,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琵琶湖如今已成了3A风景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他们坐着游船,欣赏湖光山色,拍照留念,却少有人知道这湖的来历,更不会去想湖边那条杉树路的故事。
2020年,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洪山镇政府对杉树路进行了拓宽刷黑并铺设了花坛,五颜六色的花朵,便在水杉树下层层叠叠地盛开着。离乡多年的游子和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在这条路上打卡拍视频,渐渐地这条路也成了洪山人们心中的“网红路”。
每当走过这条路,我的心中便不由得泛起一阵阵波澜。偶尔也会停下车,去抚摸一下水杉树粗糙的树皮,想起小时候在这里玩耍的情景。树无言,我也无言。
开车离开的路上,我在思索游子思乡,思的究竟是什么?是那几间老屋,是那口古井,还是那条杉树路?
又或许什么都不是。思的不过是自己在那里度过的时光,和那些已经消逝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