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4日
母亲的骄傲

黄练


  过年团聚,八十高龄的老母亲和我拉起家常,回忆起往事。母亲说:“我过去吃过不少苦,现在也享了很多福,我这一辈子做得最正确、最值得骄傲的事就是坚持让你们姐弟读书,现在都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
  母亲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7个。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那个填不饱肚子、重男轻女非常严重的年代,读书对于身在农村的母亲来说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外公只让母亲读了半年书,就不再让她读了。读书时,母亲极其聪慧,成绩优秀、又乐于助人,老师让她担任着班长。为了让母亲继续读书,老师专门到家里苦劝,说她是读书的料,学费可以减免,但外公始终不为所动,万般无奈的母亲只好永远地告别了校园,回家帮父母干农活。母亲记忆力很强,很多我们子女已经忘记了的往事,母亲还记得很清楚。我们跟母亲开玩笑说,若是外公让她上学,说不定她会成为一个教授级的人才。
  因为没有什么文化,母亲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种种不便,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也直接改变了我们姐弟的命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实行大集体计划经济,生产队按工分分配粮食,我们姐弟都小,全家挣的工分少,粮食经常上月不接下月,挨饿是经常的事。为了改善家里的拮据生活,同时能攒钱让我们姐弟继续读书,母亲不辞艰辛,在自留地里种红苕、种蔬菜,每年养土鸡、养猪卖钱补贴家用,尽量不让我们挨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勤劳的母亲早出晚归,辛勤耕作,家里的经济状况才得到一定缓解。母亲心灵手巧,还学会了纺线织布,白天外出劳作,夜晚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原始的纺线车织布。
  虽然父母二人起早贪黑劳作,但我们姐弟的学费和生活费仍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好在大姐十分懂事,知道父母的不易,学习刻苦,成绩优秀,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拿到大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母亲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姐争气,没有让她失望,忧的是家里实在拿不出大姐上大学所必需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耐心说服父亲后,很少求人的母亲到处向亲戚和乡亲们求援,东借西凑了100元给大姐读书用。现在回想起来,在当时那个重男轻女、读书无用论盛行的乡下农村,在生活如此拮据的情况下,母亲能让大姐继续读书,是多么的开明、多么的不容易呀!上个世纪80年代初,高考录取率低,大姐成为我们乡第一个女大学生,后来通过勤工俭学,一直读到博士,公派出国留学,现在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我和弟弟中考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广水一中,想复读一年。父亲坚决反对,想让我们到他和别人合办的油榨作坊里帮忙,减轻他的负担。在关系到我们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又是母亲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为此与父亲大吵了一架。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和弟弟以大姐为榜样,知耻而后勇,经过刻苦学习,最后都顺利考上了广水一中和较理想的大学。当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次又一次被邮递员送到我家时,母亲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比我们还高兴。乡亲们看到我们姐弟都成了大学生,羡慕不已,一个劲地说母亲有福气,说我们姐弟有出息。我们姐弟都深知自己能够圆梦求学,拥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得益于母亲对子女浓烈而持久的爱,得益于母亲对知识重要性的远见卓识,得益于母亲直面困难时的从容与坚强,得益于母亲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的付出……
  母亲的骄傲成就了我们姐弟崭新的人生,我们也为有这样一位可敬的母亲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