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4日
市卫健系统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
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将好事办实办好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 云 通讯员 尚 伶
  近日,家住曾都区洛阳镇的周女士因耳朵不适到曾都医院就诊,医生调出周女士数日前在当地卫生院的内听道CT平扫检查报告,结合周女士当前症状诊断用药。“原本以为要再做一次检查,没想到不用,省钱省时又省心。”周女士称。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市民看病就医关注热点之一。去年5月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我市相关实施方案明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同级公立医疗机构之间和县域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应互相认可;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对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属于互认项目的检查检验结果,原则上应予以认可。”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健系统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直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推进中的堵点,综合施策,将好事办实办好。
  通过医保协同保障预算,以改革激励成本控制,通过考核挂钩激发动力,打消“不愿认”的念头。加强与医保部门配合,合理确定医保基金预算总额,确保不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而调减区域总额预算和单个医疗机构预算总额,稳定医疗机构资金预期。探索推进DIP收付费改革,让医疗机构留用结余医保资金,促使其合理检查、诊疗,主动控制成本,使互认工作与医保改革协同发展。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开展情况作为医改重点任务并纳入年度考核等,多维度调动各级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互认工作积极推进。
  增加互认项目,把控质量标准,消除“不敢认”顾虑。今年3月,省卫健委发布湖北省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新增项目清单。我市在原本互认项目基础上,全面推进扩面提质。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检查检验结果同质化管理,新增临床生化、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临床分子学5大类共40项检验项目以及普通放射检查、CT检查、MRI检查三大类共105项医学影像检查纳入互认项目。依托各级质控中心,推进互认项目审核、实施、评价环节质量控制,保障诊断准确率。
  突破信息壁垒,解决“不能认”的难题。“对内,进一步完善随州市区域医疗数字一体化平台,推进数据共享,支撑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外,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目前已全部接入‘健康湖北’平台,实现了全市12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全省互认。”市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严昊介绍说。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互认6.41万人次,节约检查费用约947.94万元,患者人均排队等候时间缩短0.5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