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5日
高考往事回忆
王远华
说起高考,我有一件至今没敢说出来的荒唐事,那就是让一个年仅三岁的小孩,替我作关系到我一生的事业与生活的抉择。
一九七七年春,恢复全国统考的春风吹向全国各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两年的我,也跃跃欲试地要参加全国统考,由于有资格报名参加统考的人太多,国家出台了“报考中专者不得报考大专,报考大专者不准报考中专”的规定,面对此规定我犯了难,两个哥哥与弟弟,极力规劝我考大专,理由是我在读书期间,成绩一向很好,考上大专是很有希望的,考上了大专,前程肯定比中专强;而我的父亲与两个姐姐则极力主张我报考中专,理由是,在农村学校读书出来的学生,与在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城市学校毕业生肯定存在差距,加上回乡务农几年,学的知识大部分都忘记了,此时报考大专,胜算机率很小,倘若报考中专,一向成绩很好的我,应该有很大的把握,老爸还列举了几个名人,虽然说只有中专学历,后来通过不断努力,一样成为巨人的例子给我听。
本来就犹豫不决的我,在家中两派观点各说各有理时,更是难以决断下来,眼看着同村年青人都报了名,我在报考规定最后期限的前三天还没定下来。
也是在离报名最后期限前三天的晚上,正在寝室内看书复习的我,迎来一个小客人,她就是我的三岁小侄女王洪梅。
“洪梅呀,你说三爹这次能不能考上学呀?”忽然想起老人时常说的‘不懂事的小孩说话挺灵验的’的我,将当时仅三岁的小侄女王洪梅从房门口拉到我怀中问道。
“能考上呀!”小侄女王洪梅一点也没犹豫地说道。“洪梅,你说三爹是能考上中专呀,还是考上大专呀?”“考上中专呀。”小洪梅又是没有半点犹豫的一口说出来,
“看来三爹只有读中专的命,那我就听洪梅的话,明天去报考中专算了。”拿定主意,非常高兴的我,抱起小侄女王洪梅在屋内转几圈后,再次将她放到我面前,又问道:“洪梅,你再说说,三爹能考上哪儿的学校呀?”问罢后就觉得问的好荒唐,连我们大人都不知要读的学校在哪儿,一个三岁的孩子怎么会知道呢?
“在那儿!”小侄女突然转身,指着我家房子朝西的窗子脱口说道。
看着小侄女稚嫩的面庞,我更相信小孩的天真话有可能是真的,在离高考报名最后期限的前两天,我才信心满满地到报名点,填了报考中专的名字,在填志愿时,我也按小侄女指的方向选择位于我家西方的学校,后来果然考上位于我老家西方的襄阳卫校。父亲与哥哥姐姐及亲邻们对我突然作决定报考中专,而不考大专的作法感到意外,多次追问缘故,我也没好意思把我听一个三岁小孩的话而作出决定的经过说出来。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后,我偶然在一本心理学上得知,幼儿由于缺乏细致思考与分辨是非能力,回答问题多是肯定的;而回答选择题时,大部分是选择前者;若当初我问小侄女王洪梅时说:”你说三爹是能考上大专呀,还是考上中专呀?”只有三岁的王洪梅很可能说“考上大专呀。”
心理学还告诉我,我当时之所以问三岁王洪梅:”你说三爹是能考上中专呀,还是考上大专呀?”,而不是问她“你说三爹是能考上大专呀,还是考上中专呀?”,这样问也表明我当时的潜意识中,是把考上中专放在首位,考上大专放在后位,而不懂事的幼年王洪梅只不过是顺着我的潜意识,给了我一个肯定答案,而并非不懂事幼儿真正知道先机,能预测未来,说话灵验。
而我的经历,也证明一点:学历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我由一个卫生学校检验专业中专生,通过自学与参加函授学习,成功晋升为中医专业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级),学术成就与名字被《中国专家大词典》《中华名医大词典》等六部典籍所收录,并跻身于随州十大名中医、随州名老中医之列,还是写作并出版过诗集、小说集、散文集、学术专著等五种书的高产作家。
(作者系随县中医医院医师)
说起高考,我有一件至今没敢说出来的荒唐事,那就是让一个年仅三岁的小孩,替我作关系到我一生的事业与生活的抉择。
一九七七年春,恢复全国统考的春风吹向全国各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两年的我,也跃跃欲试地要参加全国统考,由于有资格报名参加统考的人太多,国家出台了“报考中专者不得报考大专,报考大专者不准报考中专”的规定,面对此规定我犯了难,两个哥哥与弟弟,极力规劝我考大专,理由是我在读书期间,成绩一向很好,考上大专是很有希望的,考上了大专,前程肯定比中专强;而我的父亲与两个姐姐则极力主张我报考中专,理由是,在农村学校读书出来的学生,与在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城市学校毕业生肯定存在差距,加上回乡务农几年,学的知识大部分都忘记了,此时报考大专,胜算机率很小,倘若报考中专,一向成绩很好的我,应该有很大的把握,老爸还列举了几个名人,虽然说只有中专学历,后来通过不断努力,一样成为巨人的例子给我听。
本来就犹豫不决的我,在家中两派观点各说各有理时,更是难以决断下来,眼看着同村年青人都报了名,我在报考规定最后期限的前三天还没定下来。
也是在离报名最后期限前三天的晚上,正在寝室内看书复习的我,迎来一个小客人,她就是我的三岁小侄女王洪梅。
“洪梅呀,你说三爹这次能不能考上学呀?”忽然想起老人时常说的‘不懂事的小孩说话挺灵验的’的我,将当时仅三岁的小侄女王洪梅从房门口拉到我怀中问道。
“能考上呀!”小侄女王洪梅一点也没犹豫地说道。“洪梅,你说三爹是能考上中专呀,还是考上大专呀?”“考上中专呀。”小洪梅又是没有半点犹豫的一口说出来,
“看来三爹只有读中专的命,那我就听洪梅的话,明天去报考中专算了。”拿定主意,非常高兴的我,抱起小侄女王洪梅在屋内转几圈后,再次将她放到我面前,又问道:“洪梅,你再说说,三爹能考上哪儿的学校呀?”问罢后就觉得问的好荒唐,连我们大人都不知要读的学校在哪儿,一个三岁的孩子怎么会知道呢?
“在那儿!”小侄女突然转身,指着我家房子朝西的窗子脱口说道。
看着小侄女稚嫩的面庞,我更相信小孩的天真话有可能是真的,在离高考报名最后期限的前两天,我才信心满满地到报名点,填了报考中专的名字,在填志愿时,我也按小侄女指的方向选择位于我家西方的学校,后来果然考上位于我老家西方的襄阳卫校。父亲与哥哥姐姐及亲邻们对我突然作决定报考中专,而不考大专的作法感到意外,多次追问缘故,我也没好意思把我听一个三岁小孩的话而作出决定的经过说出来。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后,我偶然在一本心理学上得知,幼儿由于缺乏细致思考与分辨是非能力,回答问题多是肯定的;而回答选择题时,大部分是选择前者;若当初我问小侄女王洪梅时说:”你说三爹是能考上大专呀,还是考上中专呀?”只有三岁的王洪梅很可能说“考上大专呀。”
心理学还告诉我,我当时之所以问三岁王洪梅:”你说三爹是能考上中专呀,还是考上大专呀?”,而不是问她“你说三爹是能考上大专呀,还是考上中专呀?”,这样问也表明我当时的潜意识中,是把考上中专放在首位,考上大专放在后位,而不懂事的幼年王洪梅只不过是顺着我的潜意识,给了我一个肯定答案,而并非不懂事幼儿真正知道先机,能预测未来,说话灵验。
而我的经历,也证明一点:学历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我由一个卫生学校检验专业中专生,通过自学与参加函授学习,成功晋升为中医专业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级),学术成就与名字被《中国专家大词典》《中华名医大词典》等六部典籍所收录,并跻身于随州十大名中医、随州名老中医之列,还是写作并出版过诗集、小说集、散文集、学术专著等五种书的高产作家。
(作者系随县中医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