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5日
首登九龙山
李凌燕
  第一次登曾都区万店镇的九龙山,正好五一,儿子放月假,我们一同去。一路上我的目光很少离开他,毕竟他长这么大,走土路的机会都少之又少,更别说登山了。
  山下有蜿蜒的溪流穿路而过,水中央三棵大杨树似迎客松微笑着垂丝摇曳,绿树下错落的大石板张开双臂接纳一夏清凉。它就是如今随州人的网红打卡地——大月儿湾。穿过溪流,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农田,农田前方有个依山而居的小村子,因为村子的形状像个弯弯的月芽,便有了“月儿湾”的名字。仰头看九龙山连绵起伏,村里人管右边的山脉叫东九龙,左边的叫西九龙。
  我们从东边上山。东边的路比较舒缓,拐过山脚小路,面前出现一片开阔的大草甸,葱茏的草甸被山峦温柔地怀抱在怀里,山峦那边是初升的太阳,草甸、山峦在阳光的轻抚下,熠熠生辉。我总记得那个场景,以至于后来每次冥想时,我的脑海就浮现出这个画面。江西武功山以云海仙境和万亩草甸出名,而九龙山也因这片草甸有“随州武功山”的美称。
  一上山才发现九龙山像朵带刺的玫瑰花,刺藤特别多。你迈开腿想要大步流星或在山峭边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忽地被什么牢牢拽住,低头一看,一根长长的刺藤,似八爪鱼般缠住你。你还不能跟它急,耐着性子把刺条从身上分段扯下来。再走一阵,又感觉裤腿上还粘有刺头,随着走动磨得肉疼。
  午休后我们顺着山边的林荫小径返程,同伴说时间还早,我们再往前走走,结果走走就没有往山下走的路了。也不知走了多久才走出去,才发现之前远眺的半山坡上的光伏发电站,现在竟近在眼前了。雷哥指着山那边,说我们已经从曾都区万店镇来到了广水市吴店镇。
  必须穿过这片光伏发电区,才能回到来时的路上。工地上低头忙活的工人师傅惊奇地望着我们:大热天,这几个人背这么大的包在山里干嘛呢?虽然晒着太阳,但这段路还比较好走。走出了光伏发电区,山脚有个养牛的小伙,他热情地烧了热水。我们在树荫下歇息了片刻。小伙指着山顶,说顶上还有棵很大的野樱桃树。要上去摘吗?我赶紧摇头,有颗金树我也不上去了。
  赶路吧。山回路转,又来到一条小河边,这是“大月儿湾”的上游。下午的阳光泼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满眼的金色让找路的我们好些兴奋。我们在绵软的沙滩上嬉戏拍照,在水里把手啊脸的洗了个干净。不知不觉太阳已渐渐西移了,而我们沿沙滩走着走着又没路了,面前横了一条河,咋办?四处寻了一处好下脚的沟壑爬到山坡上去。这片山坡全是野路子,成片成片的刺藤,我们在刺里钻来钻去,只听走在前面的小伙伴喊:“到了到了,看到高速公路了!”卯足了劲钻过去,除了刺还是刺。我儿子认了真较了劲,他掏出小刀非要把刺藤锯掉,我着急了,催他绕开快走,他说我就是看它不爽。不知过了多久,总算从刺堆里钻出来,前面是田埂,拐过去是片竹林,没有路也没有缝隙的竹林。雷哥在前面奋力把竹子拨开,我们跟在后面一层层拨竹子,一言不发、一言难尽地钻过这片竹林,又绕过田埂,谢天谢地终于走上了进村的路。
  虽然迷了路,在这么难走的山林里穿梭了差不多一天,每个人都挂了彩,但没有人有怨言,找路时也没有人有异议,时不时还有人高歌一曲。回来后董哥赋古文一首《探九龙山》:“过草地,沿陡坡上行,山石多而土少,林木疏而草盛,至山顶,有一古松,独立崖边,苍郁葱翠,状如华盖,谓之登山驿站,遂驻足小憩,对面山极妍,少乔木,多青草,有农人放牧于此,牛羊星星点点,似缀壁毯。少倾,复行至山顶,树高林密,日上三竿,朝霞映于松外,尽态极研,巨石崖边,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极目远眺,大河极一水面,蜿蜒曲折,状若蛟龙,水流蜿转,集大成库,其库面广阔浩淼,面光似镜,与天相接,春水共长天一色。”古文写得这么好,原来是个王者啊。
  “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几时闲。我见青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在我眼里,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我见青山皆有情,青山赠我一日闲。
  (作者系随州市融媒体中心机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