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春种春养看余店
作者:宋俊超
  4月8日,记者来到广水余店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银色的瓜棚;公路两侧的山坡上,一排排木耳棒随处可见;山林中,新搭的鸡棚前,鸡群欢叫……全镇一派春耕春养的繁忙景象。
  黄瓜挂果
    余店镇的“三瓜”种植已有20年的历史。在段河村的田边地头,到处是忙碌的瓜农,有的在理藤,有的在施肥,有的在喷药。
    村民孙焕伍和妻子正揭开瓜棚给早黄瓜“放风”,他说“放风”有学问,根据温度高低所定,放大了瓜儿受冻,放小了瓜儿受闷。揭开塑料棚,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只见瓜藤已有2尺来长,黄花开了一片,有的已开始挂果。他说还有15天黄瓜就可以上市了,他的2亩早黄瓜,收入7000元不成问题。
    据镇领导介绍,早熟棚栽“三瓜”的种植,在余店镇已形成规模,今年“三瓜”面积已达1万亩,可创收1000多万元。
  土鸡放养
  在芦庙的山林中,只见一群群土鸡在树林中、草丛中觅食嬉戏。
    来到刘耀家的鸡棚里,他和家人正在给鸡添料。他家去年养土鸡5000只,纯收入2万多元。今年他第一批喂养小鸡3000只,第二批计划喂养3000只,力争春、夏、秋三季喂养,一年四季有鸡出售。
    镇委书记刘飞介绍,该镇山场面积广阔,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土鸡养殖成为该镇的“绿色致富工程”。镇党委政府大力号召农民发展 “绿色”土鸡养殖,今年计划发展土鸡100万只。
    菇耳培训
    在林寨、九里、枣林等村,黑木耳等食用菌的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在林寨村支书王道享的食用菌基地上,几十个村民围在一起,切磋食用菌种植技术。 “我的耳棒怎么菌丝走得不均匀?” “我的木耳怎么朵子小,产量低?”“土专家”王道享一一向大家作出解答,说完后,王道享还把自编的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小册子发给大家看。 “你讲的正是我迷糊的。”60多岁的李老汉听得津津有味。
    据介绍,今年该镇在发展200万棒(袋)食用菌的基础上,新增巴西菇、双孢菇50棚、80万袋,走出菌业富民之路。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程爱华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春种春养看余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